在这里,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发布人: 凤燕 发布时间: 2019-12-17 点击量:496

请点击上边蓝色字关注我们...




找啊找啊找朋友

找到1个好朋友

......

翻箱倒柜

   找什么呢?


  翻箱倒柜找寻ing...

原来在找自己的专属明信片呢?

终于找到啦


这就结束了?

NO NO NO

请完成明信片上的任务!


哈哈,完成任务也很开心呀

认识了更多的新伙伴

视频、照片为证

任务打卡中 之 献飞吻

任务打卡中 之 比个心


扭出你的性感

未完成打卡的小奖励


经过前期的互动与了解,

促进了大家的认识与了解。

打开性教育的X种想象

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大家对性和性教育的理念和观点建立全面的认识,遵循全程参与,勇于表达,无对错,不做价值批评和判断,尊重他人,无关社会地位,身份背景,职业等因素,没有权威,坦诚、保密等原则,启发大家积极思考、深入讨论与开放分享。

 

在安全的氛围中,大家思维的碰撞下,激发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想法:

人类对性的认识是从本质走向建构的过程;

人类对性健康的认识是从统计学意义的生理健康走向well-being(自适)状态的过程;

......


大家在分享自己的想法


认识更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拥有无限潜能,但是因为外界的干扰,对自我认知出现一定误差,同时也因为有时候面临的压力、危机和创伤会引起身体和心理很大的痛苦,它们瓦解了生活的秩序和内在心理的平衡,但是它们同时打开了改变和成长的机会。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未知的自己,帮助大家打开心结,更好地放开自己,我们通过欧卡牌的形式,帮助大家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己,帮助大家从打击中成长。

 

在分享过程中,有的老师想到了小的时候遭受过性侵但从未在他人面前提及或者表露过的故事,有的想到了自己恋爱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和获得的成长,有的想到了和异性相处之间的问题与影响......


大家在这个环节中,都发现和感受到了阻碍自己进步的事件、感受、收获与成长,在安全的分享过程中内心逐渐得到疗愈,认识了更好的自己。

 用欧卡牌认识自己


性教育路上那些成长与困惑

讲师团队中成分复杂,有宝妈,有大学生,有公司负责人,有培训人员,但是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相聚在一起——普及科学性知识。


大家都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与意义,也一直坚持在一线服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经验与困惑,在互相分享过程中,大家慢慢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讲师1:“虽然上过几次课了,其实我也去给孩子们上过其他绘本课程,每次进教室,孩子们都特别开心,但是去给孩子们上性教育课,孩子们的反应就是,咦,好污的老师又来了,但是有些孩子还是很认真,总有一些孩子就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但是有时候发现我们群里各位老师的授课反馈,有的老师上课,孩子们就特别喜欢,不知道问题到底在哪?”


讲师2:“看得出来你对自己要求很高,你希望孩子们非常喜欢你的课,所以你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但是想要孩子们喜欢你的课,首先你自己得非常喜欢这个课,同时能够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孩子们,所以改变自己很重要。”


讲师3:“我也很认同吸引力法则,当你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你自然也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在你身边。”


讲师4:“其实我们国家目前的性教育还处在发展中,孩子们有了性即羞耻的概念,你想要改变所有人是很难的,多把目光放在已经受影响的孩子身上,否则就会一直觉得受挫,并且阻碍了前进!”

......


老师们在激烈的讨论下,慢慢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在思维的碰撞下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不仅关于讲师成长方面,还针对项目存在的问题大家也进行了积极的讨论与分享,促进了项目的良性运行和管理。

未来一起同行

在2019年,我们共计培育出41位优秀的性教育讲师培养对象,作为“青柚课堂”性教育公益项目的骨干讲师力量进行培养,也是项目品牌讲师与培训师的打造对象。


“性教育讲师培养对象”是在持续参与线上入门打卡、线下师资培训与试讲考核,具备参与本项目的相关资质,经综合考虑而评定;同时,成为培养对象之后,半年内参与相应次数的服务,并完成相应指标之后,将所学积极用于实践服务中,将获得“培训结课证书”。活动中,我们为讲师们颁发培养对象与培训结课证书。


在最后的分享环节,青柚课堂项目主管陈梦玲分享项目成长历程,与大家敞开心扉,共话青柚课堂未来的发展方向,表达对讲师们的希冀与愿景。

12月8日一整天的讲师能力建设工作坊在湖南李丽心灵教育中心三楼活动室圆满结束,26位讲师通过一整天心与心的交流,爱意的传递,对于性教育道路的探索,坚定性教育理念,一群人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路同行,青柚课堂也因为有大家的参与变得格外精彩!


活动后收到大家的反馈,颇受感动,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先温暖自己,再温暖他人,每个人都可以实现性福安康!


——  End  ——


文字/单云

图片/陈颖&李旷仪

编辑/杨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