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柚课堂简介
“青柚课堂”性教育公益项目由湖南李丽心灵教育中心发起,致力于普及科学的性知识。通过培训专业性教育讲师,深入学校和社区,结合儿童性教育知识体系,穿插性教育游戏及动画播放,针对性地开展性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孩子和家长在互动中学习性教育知识,解决家长不好意思与孩子谈性,孩子不懂科学的性等问题,给予孩子科学和健康的性观念、性知识,引导孩子尊重他人、学会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
2019年5月10日下午14:30-16:05,湖南李丽心灵教育中心的青柚课堂性教育讲师单云、李旷仪,来到了天心区桂井小学,为学校四至六年级的同学们带来“我的身体权利”和“青春期来了”性教育主题课程。
“老师,你们讲的东西好恶心啊”......
讲师才刚开始授课,孩子们就已经打闹成一团,窃窃私语着这个不好意思听,但是又特别“刺激”的话题,伴随着孩子们激动的心情,讲师如常地继续讲课。
随着讲师的讲解的不断深入,孩子们的注意力逐渐被吸引,放下了手中遮挡眼睛的障碍物,尝试着坦诚、平静地听老师讲课。
看到讲师们面不改色地讲出各种生殖器官名词,没有同学嘲笑时,开始有学生“大着胆子”回答老师的提问。
当讲师问道“在女生生理期的时候需要准备什么东西?”的时候,教室后方高高地举起了一只手——“老师,女生生理期可以喝当归汤,吃当归蛋,还可以喝红糖水”。
虽然她的回答并不是讲师想要的答案,但是她坦诚的态度,已经影响到了坐在她周围的人,更多的人尝试参与进课堂,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
青柚课堂性教育讲师 陈梦玲
本次授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孩子们对性教育的“欲盖弥彰”。
当我们的性教育讲师在讲到“男女生身体差异、月经、遗精”等内容时,许多孩子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些内容,并没有科学地了解过这些知识,但是已经“羞”到钻到桌子底下,用大声喊“我不听,我不听”,或捂住耳朵,闭上眼睛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纯洁”和对“性”的“不了解”。
这种“欲盖弥彰”的表现,更加深刻地反映出孩子们其实并没有接受过科学的性教育,但是却已经早早地建立了对“性教育”的羞耻感。
在这个过程中讲师们的坦然、自信,是感染孩子们的重要原因。
当孩子们发现这是一件可以探讨和学习的事情时,也开始分享自己对于青春期成长变化的理解。
比如孩子会说“有些人会变得叛逆”“会在意自己长得好不好看”“胸部会发育”等等……慢慢把一开始的“试探”和“假装”放了下来。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真正能让孩子们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少一些“欲盖弥彰”,多一些科学的性教育知识。
青柚课堂性教育讲师 李旷仪
上完这堂课,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对孩子开展性教育越早,其实越容易、效果越好”。
本次的课程属于混龄上课,包含了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对于课程内容敏感度最高的是五六年级,四年级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平静很多。
反而是高年级因为对内容过于敏感发出的“笑闹声”、还有“我不听”“捂眼捂耳”的态度,让他们有样学样,觉得这是一个很恶心的事情。
谈到性和性教育我们的态度是什么很重要,因为孩子会根据我们态度来判断自己“应该”做出怎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性和性教育。
青柚课堂性教育讲师 单云
上完课,非常感谢学校老师,我想“性教育需要遇见更多这样的用心人。”
据学校老师反馈,在班级内发现有男同学把自己的生殖器掏出来在课上玩、男女之间经常吵架等,老师因为发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赶紧来找我们上课。
桂井小学虽处长沙边缘,但是学校老师很用心,随时关注着学生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上完青春期的课程,我深切感受到孩子们对于青春期的好奇,有同学在课后反馈表上询问“女生为什么会来月经?”“男孩为什么会遗精?”,也有同学表示知道了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学到了新知识,但是大家在课堂上却羞于表达。
小学阶段的他们,我明显感受到他们已经有了“性羞耻”的心理,从某种程度来说,孩子们已经接触了与性有关的不正确的观念和信息。
庆幸的是,学校老师及时发现,并让孩子们学习青春期及怎么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方法,邀请我们继续给学校低年级的孩子上系列课程,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科学的性教育观念,传递科学的性知识。
老师们意识到性教育重在预防,而不在于解决。
这是孩子们的福音!感谢遇见这样用心的老师,感谢遇见这群可爱的孩子,性教育任重道远,脚踏实地,一定能走得更远!期待更多遇见!
- End -
编辑 | 阿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