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刚四岁,聪明可爱,却也顽皮任性。虽然尽可能多地引导,但有时也不得不给她来点惩罚,效果可说是事半功倍。
择惩罚方式
对幼儿进行惩罚,要坚决杜绝简单粗暴甚至打骂。其实,我们可以有很多方式。例如,可可曾用剪刀把小人书剪破很多本,我就告诉她:“因为你把书剪坏了,今天晚上睡前不给你讲故事了,这是对你的惩罚。”可可睡觉时央求了半天,还说:“能给我讲《熊猫壮壮》的故事吗?——我没有剪坏那一本。”我心底好笑,但坚持不同意。最后她怏怏不快地睡了,此类错误以后再没有犯过。
区分惩罚场合
我们常说,“表扬要让大家都知道,批评只让本人知道就好”,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幼儿。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惩罚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并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故意跟家长对抗。如孩子在商场、游乐园、亲友聚会等公众场合犯了错误,请先把孩子拉到一边,然后再批评孩子。
注重惩罚时效
幼儿善于记忆,同时也善于遗忘。因此,如果犯了错误要及时惩罚,以免幼儿受到惩罚时不清楚甚至忘记了为什么受罚。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的惩罚才能给幼儿留下深刻记忆。罚过之后,不算老账,不影响孩子的其他“待遇”。
采取补救措施
有时,我还会给可可一点选择的“权利”。例如,一次邻居小弟弟来家里玩,可可作为小主人,不允许小弟弟玩自己的玩具,且态度很不友好,小弟弟哭着回家了。我当即批评了她,然后问她怎么办。她想了半天,说:“我就去找他,跟他说‘对不起’吧。”我提示说:“你还可以把玩具带两样过去和他一起玩,带哪两样呢?”可可听了就开始认真挑选,最后选了泡泡枪和魔棍。她难为情地说:“我就是不让小弟弟玩泡泡枪他才哭的。”我当即表扬说:“可可真是好孩子,知道错在哪里,立刻就改。”可可在我的鼓励下登门道歉,两个孩子玩得非常高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家庭教育咨询
通过热线和面询为家长开设家庭教育的咨询与辅导,我们倡导“孩子有病,家长吃药”、“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的理念,被家长称为“家庭110”。
家庭教育讲座
深入学校和社区(村),重点服务单亲家庭、流动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弥补家庭教育缺失,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四十不惑”沙龙
为“更年期”撞上“叛逆期”而困惑的家庭开展“四十不惑”沙龙,通过主题交流、个案分析、热点关注,探寻生活智慧,滋养和谐心灵,提升幸福指数。
“五星妈妈”俱乐部
面向热爱学习和生活、关注家庭和谐、关爱孩子身心健康的妈妈们而发起的会员制(公益)俱乐部。打造“五星级”妈妈——当好孩子的爱心妈妈,把幸福给孩子!当好孩子的信心妈妈,把力量给孩子!当好孩子的知心妈妈,把友情给孩子!当好孩子的开心妈妈,把快乐给孩子!当好孩子的安心妈妈,把自立给孩子!